《哈迪斯2》与《黑神话:悟空》的玩法截然不同,但都完美服务于他们各自的神话世界观:将神话概念巧妙地融入游戏玩法中,成为游戏叙事的一部分。 作为一款Roguelike游戏,《哈迪斯2》的核心循环在于通过单局内的战斗与死亡来积累资源,用以解锁局外的永久升级,并逐步拼凑出完整的故事。 这一玩法机制与其世界观 背景深度融合:主角墨利诺厄作为冥界公主,其“隐入黑暗”的能力设定,巧妙地将肉鸽游戏每一次的“死亡”从失败惩罚转变为推动叙事发展的必经之路。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回归,是深化角色关系、开启新剧情的机会,这一设定完美解释了肉鸽游戏“循环”的特性的同时,也体现了主角反复投身挑战,势必解救家人的坚定信念。 更进一步的则是“神力祝福”系统。游戏中,主角通过接受奥林匹斯诸神的祝福得到能力强化,而每一位神祇的祝福效果都与其在神话中的属性与性格紧密相关:宙斯的祝福多为雷电“天罚”,而波塞冬祝福的特性则是掀起海浪击退敌人。这种设定将神话人物的能力与游戏机制紧密结合,更让每一次接受祝福的对话成了与神祇的个性化互动,丰满了神话人物形象,也从侧面描绘了奥林匹斯诸神的“人情味”。 而来到《黑神话》,其ARPG的玩法则着重于描绘一条更为连贯且沉浸的线性叙事旅程。玩家操控的“天命人”通过一场场极具挑战的Boss战与大世界探索,亲身体验主角重走西游的过程中与宿命、与神魔反复抗争的艰辛历程,完美贴合游戏叙事的同时也能够让玩家沉浸式体验主角的蜕变。 游戏也将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常见概念深度融入了游戏系统。“变身”技能、“根基”“奇术”“身法”等系统将主角的能力转化成可成长的技能树,构成了一个兼具深度和多样性的养成体系,保证技能构建多样化与深度的同时也向玩家展示了中国神话体系的丰富多彩。 由此可见,好的游戏能够通过精妙的设计,将神话内核与系统玩法深度绑定,在合理化玩法逻辑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挖掘神话背后的细节,让神话这一人类文明的结晶以现代的语言完整地展现给玩家。 奥林匹斯的“家庭伦理剧”,与西行路上的“暗黑成人童话” 《哈迪斯2》的故事在一代的故事基础上展开:时间泰坦克洛诺斯挣脱了束缚,攻占了冥府,将一系列神明囚禁,只有主角冥界公主墨利诺厄被女巫赫卡忒救下,在外抚养成人后重新杀回冥界塔尔塔罗斯。 与一代叛逆抗争、追求真相的故事相反,二代的核心动机是“守护与回归”。两代游戏都对奥林匹斯众神的形象进行了解构,玩家获取剧情的渠道主要是每一局开始前与大本营的人物交流以及战斗中接受祝福时与神祇的对话。这种穿插在游戏游玩期间的碎片化、渐进式的叙事在神话原作的基础上将神解构为人,在尊重神话设定的基础上更多地体现了神祇的人情味,同时碎片化叙事也为玩家留下了想象空间。 相比之下,《黑神话:悟空》的叙事走了一条更为颠覆的路径。它设定在西游故事结束之后,以大圣遭遇不测、“天命人”重走西游路为背景:这种“后传”式的解构,巧妙地避开了原著后传主角“满级开局”的叙事难题,也能够通过重走西游这一主线剧情,描绘出属于主角“天命人”自己的西游故事。 游戏叙事采用章回体结构,并辅以“影神图”这类收集品来补充世界观,共同展现了一个“后西游”时代里,各方神魔光鲜外表下的阴暗面与密辛。其叙事核心,在于描绘“天命人”在谎言与宿命中,如何一步步找回并定义自己的神性,整体氛围黑暗、悲情,充满了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描绘。这既是对原著故事的延伸,也融入了主创团队对于《西游记》的独特理解,从一个全新视角切入,带给玩家完全不同的西游体验。 总的来说,两款游戏通过不同的叙事基调重塑了神话:《哈迪斯2》将神解构为人,聚焦于神祇背后的人情味与家庭羁绊;而《黑神话:悟空》则描绘人如何找回神性,体现神话背后的世态炎凉与命运抗争。由此可见,改编不是乱编,只要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叙事角度,流传了几千年的神话依然可以在现代游戏中焕发生机。 色彩与线条的现代手绘风,与扫描自现实的东方古典美学 在美术方面,《哈迪斯2》继承了前作标志性的动态手绘风格。流畅的粗轮廓线、高饱和度的色彩与强烈的光影对比,共同赋予角色和场景鲜活的生命力。尽管故事发生在冥界,其画面却在保留神话的华丽风格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现代时尚感与明快节奏,这也与游戏相对轻松的神话日常化的基调相呼应,将神秘的神话世界转化为了一部“奥林匹斯众神日常番”。 与之相对,《黑神话:悟空》则极致追求写实主义的古典美学。它以其大量运用摄影测量技术而闻名,精准还原中国古建筑、雕塑与绘画的肌理,并将东方超现实幻想融入其中;无论是基于原著描述进行异化创作的妖魔,还是苍凉壮阔的世界场景,都着力服务于其悲怆且宏大的叙事,共同营造出令人沉浸的史诗氛围感。 无论是《哈迪斯2》的风格化演绎,还是《黑神话:悟空》的写实主义构建,两者都是在尊重神话的基础上做出的最匹配游戏叙事背景的艺术选择,从视觉上服务于整个游戏的世界观与故事氛围。 具体到游戏的用户界面(GUI)方面,它是玩家与虚拟世界交互的桥梁,而《哈迪斯2》与《黑神话:悟空》也在GUI上展现了截然不同的设计哲学。 《哈迪斯2》的GUI是其现代化风格美术的延伸。游戏中的神力属性界面采用极简的线条与流动纹理,风格鲜明,交互动画具有强反馈、高动态的特点:点击按钮切换界面时的闪光、资源获取时的弹跳,都让每一次交互充满“手感”,完美契合了肉鸽游戏一贯的爽快节奏。 与此相反,《黑神话:悟空》则有意识地弱化GUI的“存在感”以追求极致沉浸。游戏将水墨、烟雾、暗金与朱红等中国传统元素作为主要设计语言,让UI如同古老的卷轴或器物铭文的方式呈现。游戏中的血条、法力值等HUD也力求简洁,与游戏古朴沉稳的画面相契合,是游戏沉浸感构筑与文化表达的一部分。 通过《哈迪斯2》与《黑神话:悟空》在四个维度上的对比,可以看出两款游戏在依托神话故事构建的不同方向:《哈迪斯2》注重现代化的玩法驱动,将宏大的希腊神话背景日常化、碎片化,而《黑神话》聚焦于尊重古典的叙事驱动,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西游画卷。 尽管路径迥异,但二者在改编理念上都殊途同归——将视角重点放在神话与人性的深入探讨之上。《哈迪斯2》让神祇走下神坛,在一次次轮回中演绎家庭的羁绊与重逢,而《黑神话》则让凡人直面天命,在漫漫征途中完成对宿命的反抗和自我的觉醒。 这两部作品的成功,为游戏行业的神话改编指明了方向:精髓在于与当代精神共鸣,而非对古老篇章的简单复述。成功的改编需要忠于精神而非形式,找到最契合的玩法语言,并辅以美术、界面设计等共同塑造一个全新的故事内核。当古老传说找到现代表达,便能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隔阂,在互动体验中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