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

卷玩法,卷差异化,这款腾讯搜打撤不甘心做“新生军”

何语堂 · 2025.09.24

定位明确,思路清晰

图片



今年年初,一款科幻题材的“搜打撤”测试新作《Exoborne》让笔者印象深刻。

它通过独特的“天气系统”、“外骨骼系统”以及地图设计,在“搜打撤”品类中带来了独特且爽快的对局体验。在如今同质化的搜打撤赛道中,的确非常难得。

彼时的《Exoborne》固然有不错的潜力与底子,可考虑到首测更聚焦玩法验证,游戏在画面、操作手感方面与头部作品仍有一定距离。不过在本测中,不仅相关方面迎来大幅度改进,在大幅度调整外骨骼系统的同时,优化了新手教程与主线引导,把上手门槛打得更低。

在核心体验上,《Exoborne》也迎来了进一步强化。就比如说局内更高频的风圈(可长距离滑翔),更高的爆率,以及配套的玩法活动,强化了对局体验的爽快感。游戏在凭借差异化体验切入赛道的同时,还能及时弥补短板,发扬长处。这样的《Exoborne》,笔者认为它已经具备与同类型头部产品一争高下的潜力

独特核心体验,是《Exoborne》吸引玩家的关键


当然,笔者之所以有上述判断,一方面来自笔者自身体验,另一方面也源于《Exoborne》玩家社区的整体反馈。


其实早在首次测试招募的实机PV,很多玩家就被《Exoborne》的创意与脑洞吸引到。就比如“Exo-rig(外骨骼)”。游戏内存在类型各异的外骨骼,包括注重潜行暗杀的“蝰蛇”,注重防御与冲锋陷阵的“蛮熊”,以及擅长空中作战的“游隼”。外骨骼的造型与功能差异,让玩家记忆深刻。


又比如动态且无差别的天气系统(包括龙卷风、沙暴等)。从PV实机演示中,一方面天气系统会对所有玩家造成无差别的伤害影响,另一方面,玩家可以反向利用天气来布置策略战术。


图片


关于游戏的玩法,竞核曾在《卷差异化、轻量化,这款新品想要做新世代搜打撤先锋军》一文中进行过深入解读。游戏所追求的差异化玩法,也是游戏在赛道中立足的尝试方向。


其中塑造差异化体验的关键,自然是游戏的外骨骼系统。在本次测试中,外骨骼系统迎来了较大的变化。从原来功能、数值强化,变为了能够适配玩家长期体验的深度系统。


首先,外骨骼并非只是简单的职业包装,而是可进行高度自定义。每一个外骨骼均有10个可以自由装配的模块,分别对应技能效果、战斗性能、移动性能、协助效果等,在范围上几乎覆盖玩家的所有游戏行为。


而每一个模块中又存在数个可选类型,这意味着每一种外骨骼都存在千人千面的搭配方案,真正意义上满足了所有玩家都可以按照自身偏好来调校机甲。甚至游戏内还存在不同品级、功能的外骨骼插件,来满足玩家更细致的外骨骼调校。


图片


其次,它也作为玩家长期养成的一部分。游戏并非一上来就释放所有的外骨骼模块,而是随着玩家使用外骨骼参与局内游戏,对其功能理解逐渐深入后,模块也随之解锁。并且外骨骼并不会因玩家在局内撤离失败而遗失,养成成长体验是可以贯穿玩家的所有阶段。


它既作为塑造游戏深度的一环,让每个玩家都能搭配出独一无二的外骨骼,同时也作为覆盖玩家成长的核心,这也是《Exoborne》与众不同的地方。


在传统搜打撤中,玩家的养成体验主要来自收集高价值物品与货币累计,在高端局中一旦接连失败,很有可能会让玩家一夜回到解放前,这样的挫败感是很强的。因此,玩家会更趋向保守打法,更加聚焦搜打撤中的“搜”与“撤”,逐渐丧失搜打撤原有体验。


《Exoborne》敏锐洞察到传统搜打撤的设计缺陷,通过外骨骼的持续成长,为玩家“兜底”。即便在高端局中打的一无所有,也能靠着外骨骼强大的机制快速翻身,让玩家重新看到搜打撤中“打”的魅力。


图片


为了凸显“打得爽”,《Exoborne》的天气系统成为了点睛之笔。一方面,恶劣天气会更频繁出现于高资源区域,本就容易吸引玩家聚集。另一方面天气系统也能够与外骨骼系统联动,“蛮熊”外骨骼能够在龙卷风中巍然不动,为团队提供保障。“游隼”外骨骼能够借着风力盘踞于战场高空,观察整个战场动向。不同外骨骼的职能差异,又成为了团队协作的基底,进而为玩家创造了更多战术机会。


图片

也正是团队配合的竞技基因,让玩家在评论区自发组队


当然,天气系统高明之处不止于此,还在于《Exoborne》对长线解法的尝试。很多搜打撤地图采用只有少数交互的静态模式,尽管它们的地图设计精良,但在玩家的长期探索与挖掘下,总会摸索出固定的局内最优路线,让对局逐渐变得套路化。


很多搜打撤游戏也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多数会通过不停的增加新地图,以及接连不断的运营活动,来持续保持玩家的新鲜感。这一方式固然有效,不过其对产能有着极高的要求,几乎只有大团队才能做到玩家新鲜度与团队产能的平衡。这也是搜打撤品类会拦住中小团队的主要壁垒之一。


图片


《Exoborne》的天气系统,便是撕开这一壁垒的关键,它能动态地、持续地为对局带来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上一把游戏中,你可能乘着龙卷风飞到地图中央的核心资源点。这一把可能遭遇雷暴,紧急撤离到其他资源点。这种机制上的优势,也让玩家很难会遇到完全一样的对局。


无论外骨骼系统还是天气系统,都能够让玩家聚焦于更爽快的战斗,形成了《Exoborne》独特的核心体验。


为了能够让爽快战斗进一步加速,《Exoborne》大幅度强化了角色的移动性能,像是可以借助风圈(龙卷风影响范围)通过滑翔实现快速移动,借助钩锁以及外骨骼特性(如游隼一技能)去跨越地形。


也正是角色极高的移动性能,能够让《Exoborne》地图设计上更为大胆与开放。甚至可以说,《Exoborne》是笔者见过地图设计最复杂的搜打撤游戏之一,虽然测试版本中仅开放了部分地图供体验,但每一张地图都有大大小小二三十个可探索据点,并且具有十分明显的垂直设计(高低差,室内空间,地下空间等)。根据区域、地形设计也划分了不同的危险等级,玩家能够收获的道具价值也不尽相同。而这也恰恰为玩家提供了丰富的局内体验。


图片


让笔者惊喜一点的是,这些内容看似复杂,《Exoborne》却能够准确地进行“断舍离”,舍弃那些复杂硬核且降低对局效率的设计,将操作简单化。例如玩家可以使用医疗包主动复活一次,无需队友拉,护甲修理工具的耐久转化为次数,换弹时也无需压弹等等。相比于复杂深度的内容而言,从易用性的角度来看,它针对当下品类市场的用户痛点,提供了更轻量化的选择


从上述种种内容中,笔者能够感受到《Exoborne》十分清晰的产品思路,它盯准了那些想要更快节奏、更轻量化且更随机莫测的搜打撤玩家。并且在产品实现上,它能够将高光体验浓缩在二十分钟乃至十分钟之间,差异化便由此得到凸显。


在差异化的基础上,再走一步


然而,差异化只是《Exoborne》能够立足的前提,想要真正长期驻扎在搜打撤这一热门赛道之中,它仍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如何实现足够的用户底盘?二是如何让差异化体验不止作用于短期体验,也能作用于长期体验?


这也是《Exoborne》本次测试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第一个问题,《Exoborne》的回答很干脆,那就是通过提升产品的包容性,让产品去兼容更多玩家的习惯。比如玩家提到的UI、UX,在本次测试中呈现变得更清晰了。


比如在上一测中,有玩家提到玩家提到新手教程、主线引导不明显,在此次测试中也迅速得到了改进与优化。


对于一款主打低门槛爽快体验的搜打撤产品,新手引导的优化自然是十分重要的。在本次测试中,除了对各项基础功能、外骨骼能力、不同的地图交互等,有了更为细节的指引外,前期主线任务也会更详细地引导玩家了解地图上不同的据点内容,来让玩家快速上手游戏。


即便你是从未有过搜打撤游戏经验的萌新,在新的新手教程与引导下,也能够做到两三个小时上手游戏。


“听劝”这一词如今或许屡见不鲜,用产品角度思考,满足更多用户需求的目的是为了让产品触达到不同的用户。不过它本质上是一个拓盘问题,即如何在不牺牲大部分玩家体验的前提下,去兼容其他玩家的体验需求。真正能够做好“听劝”其实并不容易。


对此,《Exoborne》做了个很巧妙的尝试,一条能够兼顾核心目标用户与轻度玩家的解法——在提升基础体验之上,去再次强化游戏的核心体验。


《Exoborne》的核心体验有两点,一是搜打撤品类赋予的“摸金”体验,二是产品差异化所创造的“轻、爽、快”体验。前者本就能够吸纳对“摸金夺宝”感兴趣且对射击不排斥的玩家。而后者则是能够吸引那些排斥慢节奏、体验硬核的射击玩家,两者都能起到一定的扩圈作用。两重核心体验的叠加,本就能够让《Exoborne》迈向更大的目标用户空间。


图片


一个重要的前提,核心体验的强化方向需要抓得准,能够精准洞察目标用户的深层需求。就以“摸金”体验为例,玩家以门票(入场价值)为成本,去争取地图内的高价值物品,其核心便是“以小夺大”。


而《Exoborne》如何去强化这样的体验?让笔者意想不到的是,游戏干脆搞了个“装备驱动”模式——玩家制作的武器都带有随机词条效果,词条数量(2~3条)、词条组合完全随机,配合外骨骼类型、能力,以及武器配件、护甲等效果,完全可以搭配出不同的BD,这种积少成多带来质变的体验,丰富了玩家的成长体验。


况且,装备制作材料,是需要玩家参与地图探索获取,这反而也成为玩家参与局内玩法的驱动力,基于搜打撤玩法循环之上,又创造了另一个玩法驱动进一步强化游玩的驱动力


围绕“轻、爽、快”,则是进一步寻找那些能够提升基础体验的方面,例如手感优化、增加更多角色与地形的交互等等,让玩家的操作更加连贯。此外,游戏也加入了偏后期的PVP排位玩法——让玩家去角逐最高的撤离收益,去增强顶层对局的刺激程度,进一步强化游戏的高光体验。


从这两测的内容来看,《Exoborne》在独特体验的基础上,能够稳健踏出一步又一步。从确认核心玩法,到目标用户拓盘,《Exoborne》都能够精准切入到玩家需求方面,用扎实的基础体验与出彩的核心体验去满足更多的玩家。


不止是搜打撤“新生军”


聊完了产品,自然要回归赛道。


最近,搜打撤赛道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传统搜打撤真实硬核的体验,固然吸引了一批忠实玩家,不过较高的门槛以及偏慢的对局节奏,也导致目标用户受限。市场开始逐渐青睐门槛更低,战斗更爽的搜打撤产品。


《Exoborne》自然也是其中之一,不过难得的是,它能够跳出命题作文的形式,在兼容易上手、战斗爽的同时,又能从底层玩法机制上创造更具想象力、更动态的对局体验,满足了玩家在局内体验丰富度的需求。体验独特性与产品自洽性,便足以立足于“搜打撤”赛道。


图片


当然,光有独特的体验和清晰的用户定位还不够,一款产品能否在竞争激烈的赛道中站稳脚跟,更要看其是否具备持续进化的能力和长线运营的潜力。《Exoborne》的二测表现,让市场看到了它在这方面的潜力


它不仅听劝,动作还快。玩家反馈的新手引导、UIUX等问题迅速得到响应并落地,这背后体现的不仅是开发团队Sharkmob的高效执行力,更是一种面向用户、积极构建社群的运营思路。这种“共研”姿态,对于一款旨在吸引大DAU的竞技产品至关重要,是积累早期核心用户、营造良好社区氛围的关键一步。


更重要的是,《Exoborne》在强化自身核心体验上展现了巧思。它没有盲目堆砌复杂度,而是通过引入更长线的外骨骼系统,让玩家可自由搭配的同时,为局内风险“兜底”。在天气系统的放大下,彻底释放对局爽感。


同时,“外骨骼”内核+“装备词条”的轻度驱动,在熟悉的“搜打撤”循环之上,巧妙地叠加了一层更具重复可玩性和追求深度的“刷宝”循环。这一设计,既放大了“摸金”成功时的瞬时快感,也为玩家提供了持续登陆的目标感,有效回应了“如何保持长期吸引力”的赛道共性难题。此外,针对追求极致竞技的硬核玩家,排位模式的加入则确保了游戏顶层的竞争活力与观赏性。


图片


展望未来,搜打撤赛道的竞争,终将回归到对玩家时间与注意力的争夺上。《Exoborne》凭借其外骨骼的设计深度、动态天气带来的颠覆性战场变化、团队协作激发的战术深度,以及一切为“快节奏”服务的轻量化设计,成功塑造了一种“十分钟高光”的独特节奏感。这使其不仅与传统硬核产品形成了错位竞争,更在“爽快”与“策略”之间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点。


更关键的是,射击、竞技、大DAU类产品一直是腾讯游戏的重点。从市场趋势来看,搜打撤可能是未来3-5年游戏领域主流细分玩法,也是腾讯游戏擅长且紧抓的领域。一方面,《Exoborne》厂商Sharkmob深耕海外市场,更能了解海外用户需求,有机会成为腾讯布局海外市场的新支点,另一方面《Exoborne》能够开拓腾讯游戏在搜打撤领域的基本面,为腾讯游戏征战下一个游戏周期,提供了新的支点。


或许,未来《Exoborne》不再止于成为“新生军”,而是将作为品类开拓者的一员。

󰅄0 0 0

11篇资讯

何语堂

最新资讯

本文系作者何语堂授权竞核发表,并经竞核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想和千万竞核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