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

今天,这款科幻SLG让赛道变天了

桂志伟 · 2025.04.17

好戏才刚刚开场
图片


SLG赛道要再次松动了? 


最近突然有个朋友问我《群星纪元》这款游戏如何,他想要试试,让笔者颇感诧异。作为科幻爱好者的他,一度沉迷《三体》、《沙丘》等科幻小说,对《星际穿越》、《安德的游戏》、《星际迷航》、《流浪地球》等科幻影视更是如数家珍,但他本人其实并不是一个重度玩家。 


无独有偶,在笔者的几个SLG同盟群中,也见到了大量关于《群星纪元》的讨论,甚至不少盟友都提到“玩腻了三国,想要组团过去试试群星”。 


上述这些种种的根源,便是在今日(4月17日)首发的科幻策略新游《群星纪元》。


在游戏的首发节点,《群星纪元》邀请了于和伟先生作为产品代言人,作为实力派演员的他曾参演过风靡世界的国产科幻剧集《三体》,而此次与同为头部国产科幻作品的《群星纪元》合作,可谓是强强联合。


图片


坦白说,SLG游戏笔者也玩了不少,但体验都大同小异。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近几年的SLG赛道似乎在题材与玩法上陷入了桎梏,三国题材产品层出不穷,玩法也很难脱离率土like、COK like的底层,久而久之就很难再有新鲜感了。 


在试玩了《群星纪元》后,笔者认为这款游戏很有机会打破赛道的桎梏。也因此,希望借着此次游戏首发的节点,来深入聊一聊这款产品。


1.jpg

要捅破中式科幻的天花板


一开始笔者也挺好奇,科幻题材SLG产品在品类中虽稀有,可为何众多科幻爱好者独独注意到了《群星纪元》?


原因无他,那就是《群星纪元》的科幻题材足够“硬”。它究竟“硬”到什么程度,它能够以“科幻题材和创新玩法”斩获2025年中国科幻大会第三届科幻星球大赛“科幻游戏作品冠军” ,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国产SLG游戏。


图片


同时,它还获得了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院长、《三体》作者刘慈欣,名誉院长王晋康,以及副院长、科幻作家超侠的联袂支持。而央视四大王牌栏目《新闻直播间》、《第一时间》、《经济信息联播》、《正点财经》的集中报道,更是体现了主流媒体对国产科幻游戏创新突破的高度认可。


《群星纪元》之所以会受到广大玩家、科幻机构乃至官媒的集体认可,很大程度上在于游戏的科幻题材并非只停留在包装,而是深入了产品的内核。


众所周知,在科幻题材影视、游戏作品中,除了科幻叙事的内核外,最重要的便是画面表现。为了还原玩家对于高科技机甲对抗外星怪物的幻想,《群星纪元》借助虚幻引擎,实现了高精度的画面表现。在高水平画面的加持下,无论是多元星球复杂的地貌特征,还是虫族肆虐的星球生态,亦或是狰狞可怖的怪物形象、硬朗的机甲塑造,都让玩家深深沉浸在这个以探索为核心的科幻叙事中。


图片
画质压缩严重,实机体验更佳


为了保持长线叙事内核的一致性,在赛季内容方面,《群星纪元》更是开创了多元星球探索的赛季主题演进方案。据官方介绍,后续赛季将以星球为单位整体展开,不同赛季星球的物理规则、地表环境、怪物等都将完全不同。


要知道,这在整个SLG品类中,更是突破传统SLG赛季制的底层。


同时,作为中式科幻的代表作品,《群星纪元》也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深深融入科幻叙事之中,例如远程重火力的“瑶光母舰”,高大威猛前排承伤的“玄武泰坦”,大范围火力轰炸的“烈阳战车”,让国内文化语境浸染之下的玩家一眼便知晓其定位的同时,还能够更加深度的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


更重要的是,《群星纪元》还在积极探索科幻题材扩盘的可能性,并吸引了不同细分科幻领域的头部IP联动。面向近未来军事领域,国产原创军武IP《南天门计划》与《群星纪元》发起了联动,推出了白帝、鸾鸟等联动机甲;面向传统科幻领域,太空史诗、对抗虫族的鼻祖之作《星河战队》选择了与《群星纪元》联动;而在面向大众用户的科幻领域,国产科幻经典之作《吞噬星空》动画也同样选择了与《群星纪元》联动。


图片《群星纪元》x《南天门计划》联动

图片
《群星纪元》x《星河战队》联动

图片
《群星纪元》x《吞噬星空》联动


无论是高规格的画面表现力,还是科幻细节的深度落地,亦或是围绕题材创新与题材扩盘的探索,《群星纪元》都在身体力行的争取将中式科幻浪漫带给更多玩家。在这一产品宗旨下,《群星纪元》在科幻领域的探索上,也已经走了相当“远”。


当然,《群星纪元》在题材上的创新并不局限于科幻感的内容表达,也在很大程度上驱动了底层玩法的创新。


8.jpg

题材驱动底层玩法创新,聚焦核心体验优化


《群星纪元》之所以会选择以RTS作为底层战斗玩法,可以通过两个角度来进行解读。


首先是和科幻题材的深度耦合,要知道RTS玩法本身便带有浓郁的科幻基因。比如说《星际争霸》、《群星》、《家园》等经典科幻游戏,或多或少都有RTS的影子。


其次是为了聚焦战略体验的优化。RTS让SLG的核心战斗体验局限于战略层面,而是在GVG中实现了多人配合的即时战略让战斗体验下探到“战术”层级。


而RTS为产品带来了三个方面的体验优化: 


其一,操作层级的即时反馈快感。玩家不仅可以实时看到战场,所见即所得;也可以通过即时操作直接影响战斗的结果——走位、走 A、多线操作都能够实现。 


其二,军团战斗的真·实时互动。不再是传统SLG手游那种移动和战斗割裂开的战斗体系。玩家的各个军团、玩家和盟友的军团在战斗时都处于一个位面,可以进行互动和搭配。 


其三,兵种搭配带来战斗策略的升级。由于地形和空军的引入、兵种变形提供同一兵种的不同机制,使得玩家在兵种层面有了更多维度的战斗搭配策略、即时操作策略。


图片
画质压缩严重,实机体验更佳


在此,笔者还想要深入讲解一下群星在兵种层面的差异化设计。游戏中设计了多个机甲兵种,具备不同的功能性。同时,通过机甲变形,还可以在不同形态间切换,能从地面形态切换为飞行形态,也可从输出形态切换为防御形态。通过多维度兵种组合和自由灵活的形态切换,为玩家提供了类似于MMO战场的游戏体验,可以看出,此举旨在让不同生态位的玩家都能在大规模的团战中发挥各自的价值,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对SLG“职业化”设计不同方向的探索。


图片
画质压缩严重,实机体验更佳


除了玩法层面的创新,《群星纪元》之所以能够实现品类体验的升级,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减负以及易用性设计。其中最直观的便是不卖资源,且基地升级秒升,只要玩家资源足够,便可一秒提升基地城建。


图片
画质压缩严重,实机体验更佳


另一个有趣的设计点是,基于科幻题材,《群星纪元》赋予了作战单位较高的移动效率——战场可以传送直达,不用漫长的铺路和行军,同时,不用回家野外即可补兵。


图片
画质压缩严重,实机体验更佳


 这些减负、易用性设计除了降低玩家负担外,更重要的是让玩家能够更快的进入到策略的核心体验。


更重要的是,《群星纪元》为了良性玩家生态的形成,从玩法设计到同盟生态建设,都付出了相当的心血。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包括机甲职能配合的团队战术要求,以及沙盘大世界的推车、多人塔防玩法等,其实都是为玩家创造不同的社交定位,进而刺激良性的社交生态。


从官方的布局来看,《群星纪元》也相当重视同盟生态。游戏上线前,官方宣布推出三重针对同盟的活动:让每个玩家都有机会获得大量游戏道具和货币,人人均有参与感。更是为玩家承包1000颗星星命名权,以联盟的名义送给玩家,增加了荣誉感和成就感。活动推出后,大量同盟(其中不乏光武之志、定风波等头部SLG的同盟)入驻,让《群星纪元》上线前的社群异常活跃,各大同盟纷纷摩拳擦掌,招人备战,截至目前,备战同盟已经接近四位数。


图片


总的来说,除了在科幻题材上的核心表达外,《群星纪元》也注重基于题材所实现的玩法创新,并通过减负、易用性设计将体验聚焦于核心策略之中。同时这些也能够驱使游戏构建良性的社交生态,更加有利于游戏的长线发展。


12.jpg

SLG新解法方向,这一次,定要重塑SLG赛道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群星纪元》能否打破SLG赛道的桎梏,笔者能够给出肯定的答案。


首先,从《三体》到《流浪地球》后,国产科幻题材作品在文学、影视领域中蓬勃发展,但在游戏领域中,由于国产科幻游戏的缺失,国内科幻爱好者也不得不去玩海外的知名科幻作品。虽然这些作品很优秀,但作为国内玩家的我们却始终抱有遗憾,而《群星纪元》无论是面对虫潮来袭四面楚歌的人类史诗,还是不同星球生态的幻想撰写,都通过足够“硬”的科幻表达与科幻叙事, 补充了这一缺失。


图片


其次,《群星纪元》的科幻题材表达与玩法高度关联,无论是异星虫潮还是机甲兵种,这些高度聚焦于科幻题材的玩法设计,也让游戏的内容与玩法实现了一致,强化了RTS+SLG的体验核心,进而实现了品类的差异化。


再者,《群星纪元》实现差异化的底层逻辑,在于打破了现有SLG品类要么题材换皮、要么副玩法融合的两个路径。而是选择以科幻题材创新为底层,进而驱动基于题材的玩法深度耦合,在融合产品的路径找出了一条新方向,成为了“定义者”而非“被定义者”。


在SLG内卷的当下,除了SLG品类本身的桎梏外,轻量化“X+SLG”的异军突起,也进一步挤压了原生SLG的发展空间,面对“前堵后截”的险局,也的确需要找到新的产品方向。


最后,则是在多端生态的基础上进一步覆盖了玩家多样的体验情景。手游+客户端已经成为了很多品类产品的标配,由于SLG游戏玩法、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多样性的玩家身份,单纯手游+客户端似乎无法完全满足玩家们的体验需求。


对此,《群星纪元》进一步细化产品覆盖的体验情景,对重度玩家,在WeGame平台同步发布PC版本,数据多端互通。而面对更加轻度的玩家,游戏还推出了应用宝电脑版&腾讯手游助手,体验更轻量极致的模拟器体验,更为特别的是,《群星纪元》还推出了Mac客户端,满足了Mac用户的重度体验情景。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群星纪元》首发之际,也同步开启了“领取机器人女友”直播活动,本次直播间使用最新的XR技术以及机器狗嘉宾,除了丰厚的福利外,领取机器人女友更是让单身二十余年的死宅笔者猛男落泪。


图片


如果从SLG品类的角度来看,它可以被称为“勇敢的破局者”,但若是跳出游戏领域来看,它不仅仅只是一款创新的SLG游戏,更有机会成为中国科幻的新标杆。


󰅄0 0 0

11篇资讯

桂志伟

最新资讯

本文系作者桂志伟授权竞核发表,并经竞核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想和千万竞核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最新文章